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纪念日
1931年至1945年
中国人民以14年浴血奋战
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
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3500多万同胞伤亡
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烽火硝烟中的记忆,不能忘、不该忘、不敢忘!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昌中心城区多次遭遇日军空袭;1939年3月,南昌沦陷,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但在这片红土地上,抗战的步伐从未停歇,直到最终走向胜利。1945年9月,南昌地区受降仪式在中山路原南昌中央银行大楼(位于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斜对面)举行。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此,记者带你回顾南昌人民浴血抗战的岁月。
南昌沦陷 血泪记忆
“那一天,我差点被炸死,不怕你们笑话,我幸亏躲在厕所的粪池里,上面有几块厚木板挡着……”
“那时,躲在荒野里没吃的,我以为日本兵打进来没那么快,跑回去取点吃的,谁知道就跑不出去了。太吓人了,打完仗七八天,还下了几场雨,牛行一带还闻得到尸臭和硝烟味!”
在南昌市档案馆编研科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馆藏的一本名为《劫恨——南昌沦陷纪实》的图书里,记叙了家住昌北的幸存者况年贵老人的上述回忆。
“抗战时期的南昌百姓,生存非常艰难!”南昌市档案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档案部门搜集了不少史料,也聆听了亲历者的讲述。不少民众提及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伤痛刻骨铭心,无法抹去。
史料记载,抗战时期的南昌遭遇日军多次侵袭。1937年至1939年间,侵华日军多次轰炸南昌;1939年3月,日军正式对南昌进行地面作战;南昌沦陷后,百姓陷入更大的悲苦中,日军在南昌进行了烧杀抢掠,其累累恶行罄竹难书。
信念不灭 齐心抗日
“齐心挖呀,嘿嗬!合力挖呀,嘿嗬!挖战壕呀,嘿嗬!打日本强盗,嘿嗬!”这首抗日歌曲《挖战壕》,留存于几代南昌人的成长记忆中。《挖战壕》的作者是抗战时期的青年音乐家何士德。史料记载,何士德被选为南昌抗敌歌咏协会主任兼总指挥,他一边到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教唱歌,一边担任江西省青年服务团第一大队队长。通过生活体验,他创作了众多抗日歌曲。
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移驻南昌。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在南昌期间,成功地组织了南方红军和游击队集中改编为新四军,团结各界群众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2月26日,在江西省青年服务团第一大队的倡议下,由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等联合发起组织的抗战歌咏协会,在南昌湖滨公园(现八一公园)音乐堂成立,3000名歌手、5000名听众举行了抗日歌咏大合唱。会后,何士德站在一辆卡车上,指挥8000人进行歌咏大游行,抗日歌声鼓舞了千千万万的爱国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1938年7月7日,新四军驻赣办事处组织全市数千民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抗战一周年大会和示威游行活动。
日本受降 全民欢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为了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当年9月3日到5日,南昌市民大庆3天。9月3日早上7时,全市所有汽笛长鸣10分钟;中午12时,还鸣放了主管主办:江西日报社出版单位:江南都市报编辑部101响胜利礼炮。这一天,南昌的大街小巷鞭炮齐鸣,市民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
南昌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1945年9月14日上午10时,南昌地区受降仪式在中山路原南昌中央银行大楼(沦陷时为日本宪兵队所在地)举行。
受降仪式会场。
史料记载,这一天,南昌戒备森严,从中正桥到会场,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整条中正路(现胜利路)都禁止通行,中正桥头和洗马池路口都设有大炮,炮口向北,会场对面的胡琴街口还架上了机枪。
笠原幸雄(左)递交投降书。
《南昌纪胜》描述:“当时会场十分沉寂,除了受降官席上的时钟响声外,就只有新闻记者按动照相机快门的声音。”在这种气氛下,日军代表笠原幸雄双手捧着投降书,走到受降官席前,立正鞠躬,呈上投降书。投降书上签名:“南昌、九江地区投降代表、陆军中将笠原幸雄。”
分享一组海报
共同缅怀先烈
历史不可忘,吾辈当自强!
请输入验证码